欢迎访问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网站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

首页 >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

索 引 号:    000014348/2025-00379 信息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新闻发布 / 其他
发布机构:    南京市绿化园林局 生成日期:    2024-12-18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南京市第七次古树名木普查情况新闻发布会
文  号:     关 键 词:    古树名木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南京市第七次古树名木普查情况新闻发布会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南京作为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树名木见证着南京城市的历史变迁,是承载南京城市记忆的活化石。根据省林业局和省住建厅古树普查的工作要求,我市组织了第七次古树名木普查,现将普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本次古树名木普查基本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为切实保护古树名木,进一步加强管理,摸清古树名木本底资源状况,今年3-11月,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组织南京市测绘院、南京园林行业协会和相关古树名木专家对南京6个主城区、5个郊区和江北新区以及中山陵等景区、公园范围内古树名木进行拉网式摸底,全面复核了现有古树名木树种、位置、测树因子、生长势、生长环境、权属单位、管养情况及相关保护措施,为我市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二)普查成果情况

1.古树名木数量种类有所增加

本次普查在各区古树名木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共有40多位普查人员深入到全市17处普查区域,460多处公园景区、学校、名人故居、社区、街道、乡镇等地,现场逐树核对现存古树名木2082株,修正原有树木自然属性数据,其中建邺区6株,鼓楼区145株,秦淮区88株,玄武区247株,雨花台区18株,栖霞区46株,江北新区13株,江宁区29株,浦口区9株,六合区8株,溧水区21株,高淳区32株,中山陵园管理局1318株,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54株,玄武湖公园36株,燕子矶公园7株,莫愁湖公园5株。其中散生982株,群状1100株,共有28个古树群。

此次普查新增古树名木133株,主要分布于南京中山植物园、钟山风景区、燕子矶景区以及鼓楼、玄武、栖霞、浦口、溧水等区;主要树种有二球悬铃木、青檀、南京椴、雪松、银杏等。全市古树名木总数达到2215株,充分呈现了南京城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

2.普查技术手段更加先进

此次普查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卫星定位等技术,精确获取每一株古树名木的地理位置,为后续管理提供了精准的空间依据;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快速准确获取人迹罕至区域的古树名木影像数据,全面掌握树种和树木分布状况;利用激光测量与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技术,确保古树名木各项指标的准确记录。

3.古树名木数据库不断完善

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构建了一树一档数据库,做到不落一树、不漏一木,全方位掌握古树信息,实现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精细化。运用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巡查、检测、会诊、复壮信息的实时反馈,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成效,保护古树健康生长。

二、我市近年来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古树保护“协同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重要嘱托,多次就我市古树名木保护提出明确要求。我市坚持5年一次古树名木普查,摸清底数,及时更新数据库。市规划资源局、财政局、城市管理局、公安局等多部门在城市规划、资金预算、行政执法、打击犯罪等方面给以大力支持,为我市古树名木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二)精心诊疗,技术服务“专业化”

市绿化园林局每年组织古树名木管养人员开展养护管理及保护方面的专题培训,参与培训人员超300人。成立涵盖树木学、植保、养护管理、土木工程等专业的50人专家队伍,定期组织对古树名木健康状况评估,对树木生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会诊。市、区绿化园林部门对古树名木专人负责、定期巡查,记录树木生长状况;各管理单位根据评估及时做好古树名木的浇水施肥、修剪、疏果、营养挂水、病虫害防治等复壮措施,部分树木开展设置围栏、增加支撑、设置排水设施、安装避雷针等保护工作。 目前我市的古树名木总体生长良好,个别长势衰弱的树木通过保护复壮措施,树势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如树龄1500多年的“六朝松”保护广受大家关注,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和东南大学多次邀请国内顶级专家会诊研究,并聘请专家级养护队伍负责树木的日常管养,通过不断地改善生境、采取综合复壮措施,目前古树萌发新芽,部分恢复生长势。

(三)广泛宣传,市民参与“社会化”

我们注重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宣传,综合运用报刊、电视、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方式大力宣传古树名木在生态、科研、旅游、观赏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重要性。近年来,分别与南京报业集团、南京电视台、江苏龙虎网合作开展“树说你的故事”、 “树说金陵”、“一树一故事”等专题宣传,提高公众爱护、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古树保护公益活动,与“蚂蚁森林”合作开展保护古树名木公益活动,参与人次已超7400万,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国家即将修订出台的古树名木保护法规,加强依法行政,加大保护力度。充分利用好此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成果,运用全景展示、断面无损检测、树木根系检测等创新技术手段,深入分析全市古树名木的资源状况、结构特点、生长势状况,积极开展古树名木健康检测工作,为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提供数据依据。做好古树名木宣传,深入挖掘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历史特点和文化内涵,打造城市名片,推动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助力南京经济社会发展。

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绿水青山,就是承载广大群众乡愁情思。我们欢迎市民朋友积极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的活动中来,认识了解古树名木,爱护好我们身边的古树名木,如发现有新的古树名木线索,或发现树木在生长保护方面的问题,可及时和园林部门联系,让我们共同守护好南京的这些历史名片。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返回顶部